2020年1月24日 这是记忆以来最不同以往的一个春节,庚子鼠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。就算是远离风暴中心,也能从铺天盖地的报道和销售一空的口罩了解到疫情的严重。

疫情登记处
像素蜜蜂用户@石敦ART

口罩成为出门必备品
像素蜜蜂用户@淡泊明志
为了刹住疫情前行的脚步,”当事人”武汉主动”封城”。
大学因为实习去过一次武汉,走过户部巷,吃过武昌鱼,逛过长江大桥,看过黄鹤高楼,立过客轮船头。
网友说:”等这段时间过去我一定要去给你们贡献GDP。”
我们隔离的是病毒,但绝不会隔离爱。宇宙山河烂漫,生活点滴温暖,小蜜替你把武汉的美丽都整理出来了,等可以脱下口罩时,咱们一起去武汉看樱花吧。
武汉位居“四横四纵”高铁网中心,与全国大都市形成“半天生活圈”, 是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,有“九省通衢”的美称。交通的便利,一张高铁票,便可让武汉的美唾手可及。
武汉有许多桥,这里不仅是江城,更是桥都。仅在穿城而过的长江上就有11座大桥,汉江以及其他水域上大大小小的桥梁也有百余座。
登上一处桥面,观桥上车水马龙,川流不息;寻找一处高点,看两岸高楼林立,灯火通明。
「武汉长江大桥」 是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,有“万里长江第一桥”的名号。桥头两侧的桥头堡是在苏联政府支持与帮助下修建的,让整座大桥充满了俄式风格。如果你到了武汉,别忘了漫步长江大桥,遥看武汉三镇风光。
「楚河汉街 」被誉为“中国第一商业街”。极具风格的建筑,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、置身其中,仿佛时光倒流。
武汉市内江河纵横、湖港交织,构成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的水域生态环境。东湖、南湖、沙湖、墨水湖、汤逊湖等是市民休闲、游客打卡的观光胜地。
位于武汉武昌东部的「东湖 」,是毛主席一生钟爱,将其称为“白云黄鹤的地方”。
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春秋战国以来,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。大江大湖大武汉,这座中国中部最接地气也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,屈原的的《离骚》在这里回响了千年。
紧邻长江大桥的「黄鹤楼」作为武汉的城市地标,有“天下江山第一楼”的美誉。
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”无数名人贤士在此留下传诵千古的诗句。登楼远眺,武汉三镇和长江尽收眼底,视野和胸襟也随之开阔。
谁说赏樱花只能去日本?武汉有大片的粉红樱花海,等你来欣赏。
「国立武汉大学」濒临东湖,环抱珞珈山,校内约有1000多株樱花树木,樱花名声远扬。搭配上一幢幢坐落于珞珈山腰的英式别墅风格老建筑, 让武大赏樱别有一番风味。
说到赏樱,值得一看的还有「东湖樱园」。这个日式的园林,是世界三大赏樱基地之一。让你切身感受一回“烂漫枝头见八重,倚云和露占春工” 的美好与浪漫。
似乎只有在巷陌之中,才能见到一个城市最“人间烟火”的一面。这些藏在车水马龙、高楼大厦的身后的背街小巷,其实才是城市真正的“脸面”。
如果说武汉的文艺街区在「昙华林」,那么「汉口江滩」就有着最“武汉”的生活。
毗邻龙王庙、江汉路步行街,与黄鹤楼景区相望, 江滩上最有名的是深秋芦苇,分布在长江二桥附近,连绵4km左右。在城市中心地带有如此规模的芦苇丛,在中国大城市中绝无仅有,是武汉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黄鹤楼冇得好,来武汉最重要的是过早。武汉人又把吃早饭叫“过早”。
一个轻描淡写的“过”字,实则暗藏雄浑高深的内功。香港食神蔡澜将这座城市誉为“早餐之都”。
武汉小吃兼具南北风格,说到小吃不得不提「户部巷」, 一条长 150 米的百年老巷,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,更是汇集了众多武汉名小吃。
老通城的豆皮,蔡林记的热干面,谈炎记的水饺,田恒启的糊汤米粉,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,一品香的一品大包,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,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,五芳斋的麻蓉汤圆,同兴里的油香,顺香居的重油烧梅,民众甜食的汰汁酒,福庆和的牛肉米粉……
牛肉粉看起来重油重辣,吃起来滑溜溜软嫩嫩,就像是武汉人的侠骨柔肠。看起来粗糙的热干面背后,口感扎实、用料丰富、价格公道,作为武汉“过早界”的C位选手,地位无可撼动。在热干面前,众生平等。
才饮糊米酒,又食牛肉面。生煎包、豆腐脑、欢喜坨、糯米包油条都等着你去细细品尝。

摄于汉口
像素蜜蜂用户@奈落
等疫情过去,记得一定去武汉过个早,去感受下这座特大城市,无与伦比的烟火气息。
“活着,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,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,也不是来自于进攻,而是忍受,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,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、无聊和平庸。”
wanglin@everimaging.com加油,热干面!